广西桂林方言话剧《龙隐居》进京演出

新闻探索 2025-09-15 06:46:37 7

  8月20日、广西桂林21日,话剧由广西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创作演出的龙隐畏缩不前网桂林方言话剧《龙隐居》,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居进京演拉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广西桂林帷幕,近两千名首都各界观众观看了演出。话剧

  《龙隐居》是龙隐一部以平民视角讲述抗战时期桂林人与桂林城血泪的作品,讲述了桂林城中的居进京演龙隐居里住着刘、关、广西桂林张三姓人家,话剧他们是龙隐明朝桂林城守军的后人,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居进京演这群人的广西桂林命运发生了沧桑巨变,有生死离别的话剧伤痛,有爱恨情仇的龙隐畏缩不前网交织,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与抗战背景下的桂林城紧密相连、生死与共。

  编剧、导演张仁胜在解读作品时表示,该剧剧名取材自桂林著名景点龙隐岩。龙隐岩中存有唐宋以来众多文人墨客留下的摩崖石刻,体现了中国千年来文学、诗歌、书法、绘画等方面的价值与成就,是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剧中生活在龙隐居院落里的人们,就象征着桂林人。”张仁胜说,“发生在龙隐居里的故事,让观众代入‘桂林人’的视角,从‘桂林人’身上看到这里的人民在抗战时期的坚守,尤其是遭受苦难时桂林人民勇于抗争的不屈姿态,以及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和担当。”

  首演当晚,剧情流转间,观众时而为诙谐的方言对白漾起会心笑意,时而因剧中人命运揪紧了心,时而又被悲壮情节催落热泪。席间,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随着《日落西山》《广西子弟兵》等抗战歌曲轻声哼唱,那些旋律他竟都熟稔于心。泪光与掌声交织,成了跨越时空的共鸣。终场时,全场掌声经久不息,在剧场每个角落回荡。

  北京观众张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虽然说的是方言,但有字幕理解完全没问题。这部剧让我特别感动,它没有直接表现战场上的硝烟,却让我们看到了每个普通的中国人心里那团火是怎么被点燃的。‘龙隐’不隐,它象征着咱们民族魂永远不会被征服!”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龙隐居》的成功上演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场艺术演出,更是一堂舞台上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提醒着人们,今天的胜利与和平离不开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奉献及牺牲。

  此次展演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是中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重要内容,全国共有22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参演。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瑾雯)

[ 责编:张悦鑫 ]
本文地址:http://hubei.thtfrfid.com/news/130f3839948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凝壁上神采 续千年文脉——从麦积山壁画《睒子本生》临摹作品谈起

美景共乡愁 客家滋味浓

非遗成果丰富文旅体验

来自多地200余项非遗项目在“龙年非遗大集”上亮相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系列活动在莫斯科举办

友情链接